财新传媒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新浪转发

深耕“三农”普惠 助力共同富裕——农业银行探索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之路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3年第38期 出版日期 2023年09月25日

  [市场企划]

  过去十年,普惠金融无疑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政策、产品和服务创新较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2013年11月,发展普惠金融首次被正式写入党的决议之中,并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历经十年发展,中国普惠金融坚持借鉴国际经验与植根中国特色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完善基础设施服务与改进重点领域服务相结合,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不断提升,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

  在这一进程中,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大行是主力军。作为国内较早对普惠金融实施专业化管理、数字化经营的商业银行之一,其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农业合作银行。在70余年里,农业银行持续深耕“三农”,天然拥有普惠金融的基因。

  在新的发展环境下,银行业已告别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如何兼顾安全和可持续成为下一步开展普惠金融的重点。作为普惠金融的先行者,秉承与生俱来的普惠和“三农”底色以及十多年的探索实践,农业银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走出了一条兼顾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同时又有商业可持续的差异化发展道路。

坚守金融为民,以“双轮驱动”提升普惠金融供给

  “普惠金融”是联合国在“2005小额信贷年”提出,针对的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关注的“金融排斥”现象,旨在让原本没有机会享受金融服务的人群也能获得金融服务,其中的关键和难点,是信贷等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对此,植根并服务于“三农”的农业银行领悟更深:基于商业收益等考虑,国内外很多金融机构将网点等金融服务更多倾向于在城市和人口密度较高的市场,而在“三农”以及以此关联的小微企业领域投入不多,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可得性有限,也限制了普惠群体的经济活力,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最终,市场往往形成了这一局面:大企业大项目资金供给过剩,而“三农”和普惠金融领域,市场主体庞大,正规、优惠、便捷的金融供给严重不足。金融不及,小微何以发展?金融不兴,乡村何以振兴?难的道路总需要有人去投入、去探索,进而挖掘其中可能的增长点。

  对此,农业银行一直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发展,将“三农”普惠战略列为其三大战略之首,同时结合自身禀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双轮驱动”普惠金融体系:2017年,农业银行在不改变原有三农金融事业部架构基础上,将三农金融事业部成熟的体制机制向普惠领域推广,单独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形成了横跨城乡的“三农金融事业部+普惠金融事业部”双轮驱动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为实现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商业银行来说,这一战略直观的表现是:钱流向了哪里?可以看到,从践行“支农支小”初心使命开始,到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农业银行始终坚持最大限度倾斜资源支持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将更多金融“活水”引向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贡献金融力量。

  实际上,自2018年党中央提出普惠金融监管要求以来,农业银行普惠贷款规模多年来始终持续快速增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23年6月末,农业银行包含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在内的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超3.2万亿元,是2018年的近5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2.2万亿元,近五年平均增速达44%;信贷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普惠小微群体超320万户,近三年累计为36万户小微企业提供首贷服务。在区域上,农业银行近五成普惠贷款投向农村、七成信贷客户源自县域,切实做到惠农、扶小、助微。

  在提升普惠金融供给“量”增长的同时,农业银行还注重“质”的改善,其突出在供给的结构和重点,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打造持续造血能力,久久为功践普惠。

  以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例,农业银行不仅是将扶贫工作重点县、深度贫困地区普惠贷款增速均大幅高于各项贷款增速,而且创新推出“龙头企业带贫”“政府增信扶贫”等25种金融扶贫模式,累计研发78款金融扶贫特色产品,为普惠群体提供持续的内生增长动力。在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农业银行把服务粮食安全作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首要任务,实施金融服务种业振兴行动,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工程建设,助力打好粮食产量质量提升基础。同时,聚焦特色产业、农文旅融合、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等重点产业,出台差异化信贷政策,全力支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6月末,农业银行县域贷款增量突破1万亿元,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乡村产业贷款、乡村建设贷款增速均高于全行和县域贷款增速。

“数字化转型+改革体制机制”,助力普惠金融更有可持续性

  发展普惠金融要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要实现商业可持续就必须解决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不敢贷、不愿贷”以及“不会贷、不能贷”问题。

  针对“不会贷、不能贷”的痛点,过去十年普惠金融的发展依靠了数字化转型这一关键一招,让大型金融机构做好普惠金融成为可能。十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金融科技飞速发展。商业银行借助数字化手段,较为有效地解决了小微企业等普惠群体贷款信息不对称、缺乏抵押担保、流程长、成本高等难题,促进资金高效使用,降低了借款机构和个人的融资成本。

  对此,农业银行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对业务模式进行深度重构和全面再造,推动普惠金融向线上化、移动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较好地解决了大型银行开展普惠金融服务面临的成本、风险与效率、收益间的矛盾,形成了以“数据+算法+算力”为引擎和基石、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的新型数字化普惠金融发展模式。

  比如在创新数字化信贷产品方面,农业银行持续深化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深度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普惠小微企业实施多维度、多场景精准画像,不断丰富信用类、抵质押类、产业链类三大数字化产品线“小微e贷”,创新推出自助可循环的农户线上贷款“惠农e贷”,满足多场景融资需求。据了解,目前农业银行近八成的普惠贷款来自线上产品,“小微e贷”累计投放超过3.2万亿元、累计贷款客户超过200万户,“惠农e贷”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服务农户近600万户,线上产品已成为服务普惠小微群体的“尖兵利器”,同时也成为农业银行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与此同时,这些创新的产品和平台还进一步整合了外部数据以达到增信、风控的目标:其引入全量小微企业工商信息、公共信用信息等外部数据,构建统计监测、营销赋能、经营管理、运维支持四大功能模块;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风险监测、识别、处置能力,对普惠贷款实施有效风险管控,普惠贷款不良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多措并举合力解决“不会贷、不能贷”的难题。

  另一方面来看,信用风险较大是小微信贷业务的特点。对面临绩效考核压力的基层金融机构来说,对小微群体的普惠金融业务还存在“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与此关涉的是金融机构内部以怎样的体制机制、政策举措来激励和保障普惠金融的落地。

  对此,农业银行自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以来,就构建起“普惠金融事业部+三农金融事业部”双轮驱动服务体系,并建立了考核评价、资源配置、综合服务、统计核算、风险管理“五专”机制,将从外部监管考核到内化为自身体制机制和企业文化,彻底打通支持普惠金融的政策传导机制。

  比如,在除了制定差异化的“三农”和普惠信贷政策制度外,农业银行将服务中心下沉,将普惠金融覆盖到薄弱和急需的人群,其全行半数以上的新建、迁建网点布局到城郊或城乡接合部和县域乡镇,不断加大“惠农通”服务点建设,目前乡镇覆盖率已超90%。

  再比如资源配置和考核激励上,农业银行将固定资产、财务费用、薪酬补贴等向“三农”和普惠金融业务倾斜,并单独制定“三农”和普惠金融业务考核方案,引导分支行因地制宜做好“三农”金融服务,激发基层经营动力,减少“不敢贷、不愿贷”的畏难心理,从体制机制保障上,持续提升“三农”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结语

  发展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要战略任务,是以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国有大行必须坚决履行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展望未来十年,普惠金融要从此前的“有没有”向未来的“好不好”转变。各金融机构,特别是以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国有大行将会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自主性和责任感,着力提升普惠金融的社会价值、经营价值、协同价值、创新价值及未来价值,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更好地推进人民共同富裕贡献应有的力量。

  *本文刊发在财新市场企划版块,不代表《财新周刊》编辑部观点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