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b3yfrXoW](https://a.caixin.com/b3yfrXoW)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文|财新周刊 王力为 于海荣
编辑引言:
海关总署1月13日发布数据,以美元计价,中国12月贸易顺差1048.4亿美元,全年贸易顺差9921.6亿美元,两个指标均为有数据以来的最高值。
向荣的顺差,也会带来烦恼?偏爱关税政策的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1月20日即将重回白宫,这一议题愈发值得关注。
******
在房地产持续下行拖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下,近期出口再次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24年上半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3.9%,拉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0.7个百分点,而2023年这一贡献率为负。但这也意味着中国与大部分国家的顺差正在加大,贸易失衡乃至外部环境面临恶化再度引发忧虑。
我觉得原因大家都知道,学者知道,官员知道,打工人更知道,奈何谁会刀刃向内,分走自己的蛋糕给打工人呢?目前还没看到解决的希望...
有一个中等收入陷阱在等着我们
各有各的烦恼
重投资轻消费。因为投资可带来明显gdp,消费gdp未必是你的
走出去建厂
资本赚钱,劳动力卖命,这就是顺差的根本原因。表现在国内就是消费占比过低,表现在国际上就是顺差。
曾经就是因为贸易顺差才有鸦片战争
无语
国内改革,核心在于调动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九几年开始的增值税改革,极大调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卖地盖房子的积极性,对生产的各种优惠层出不穷,卷的不亦乐乎,当然也带来诸多变化。但是却对于改善民生,增加消费却毫无兴趣,因为这些措施对于增加地方税收一点没有帮助。如果这次改革确实能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真正重消费轻生产,那么对于改善内外贸失衡,改善民生,改善消费环境,增加地方税收应该会有帮助,期待能再次带来二三十年的持续经济增长
难啊。
不看gdp难道看社零来考核官员嘛?
文章易懂,很多建议措施实际可行
国外“走出去”道阻且长,国内考核指挥棒与提振消费、发展服务业的需求相悖,房产股市未能提振信心(引导资本输出是对的,但国内投资教育水平仍较低)导致储蓄率升高,成为“世界母工厂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