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d1iypSj2](https://a.caixin.com/d1iypSj2)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编者按:欧盟委员会(下称“欧委会”)在当地时间10月29日发布了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认定中国产电动汽车受益于不公平的补贴。
从10月30日起,欧盟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为期五年的正式反补贴关税。
不同企业的关税加征力度各不相同。上汽集团、吉利汽车和比亚迪此前接受了欧委会抽样调查,三家企业最终面临的加征关税税率分别为35.3%、18.8%和17%。特斯拉申请了单独审查,最终加征关税税率为7.8%。
低劳动保障就是最大的补贴
弱小欧洲,用炮舰打开他们的大门
商务部和中汽协在整个欧盟关税事件中的表现可以用无能两个字来形容,完全没有任何正面作用。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招不灵了?
为什么上汽集团、吉利汽车和比亚迪加征35.3%、18.8%和17%,而特斯拉加征7.8%? 可不可以考虑:1、对欧盟出口汽车取消出口退税补贴;2、对欧盟出口汽车加征国内出口关税;
礼尚往来
反过来说,要看国内的厂家愿不愿意做以一个EV的财务投资人/技术出让方的身份去参与到全球的产业链了,但是国企估计做不了因为这样的就业拉动有限且没有主导权,但是对一些苦苦挣扎的二军也许可以考虑
欧企一边制裁,一边裁员,一边加紧研发,很难说国内不是竞争力提升了。当然也建立在干了几倍的活的基础上。不干活很难进步,活干多了又累,你说咋办呢。
卷王仗着市场一支独大,压榨供应商,供应商苦不堪言,还只能逆来顺受,这种商业模式不可持续
中国比其他国家大这么多的市场,只留下十家好像也不太对,可以对比整个欧洲+美国+澳新加+日韩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