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新周刊 武晓蒙
“当前对加强同业存款定价管理的讨论处于对症下药阶段,但市场更期待一场标本兼治的‘手术’。”一位资深的银行同业业务人士对财新说,破解资金空转套利的关键,在于自上而下淡化考核机制的“惟规模论”,不然只会“按下葫芦起来瓢”。
近期,同业存款“内卷”、活期利率定价畸高的现象引起多方关注。据财新11月上旬从业内了解,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下称“自律机制”)成员提出倡议,建议以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定价基准,合理确定同业活期存款的利率水平,使其围绕政策利率波动,充分体现利率政策导向。待必要的沟通流程后,倡议有望于近期实施。
银行也有任务
反垄断法对银行无效吗?
把财务公司取消,或者财务公司存款性质改成一般性存款,跟保险公司一样,问题立马解决了。一般性存款和同业存款双轨,企业自己想存哪个存哪个,谁不套利啊?
管住了负债端,就关死了资产端,现在的经济形势,套利是符合各方利益的资金流转模式了
市场化
归根到底现在的四大行不是商业银行,是挂着商业银行名字的政策性银行。四大行高价争夺负债的本质是四大行近几年服从政府要求发放大量低价资产,绝大多数低价资产如果按照商业银行经营原则是绝不可能办理的。根据央行存款负债率要求,四大行必须补充负债。四大行当然知道这不是商业化可持续的路子,但总行领导又必须执行中央政策。如果不改变中国经济重生产轻消费模式,所谓在金融领域范围内改革四大行的唯规模论只是刻舟求剑。
归根结底还是好资产太少了;另外,这个系统,什么能人来了都干不了破旧的事。
既然不考核利润和坏账,而是考核规模,有这结果不是很正常吗?
监管太弱了
不是市场化改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