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与2022年最大的不同在于,美国经济周期已开始从繁荣转向滞胀,股债双杀持续时间不会太长,最终会演化为股跌债涨
债券基金称霸公募市场,重复建设、策略趋同、税收公平、债市风险等问题引发担忧
时隔六年重启,中英经济财金对话达成69项互利共赢成果,财新专访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
低利率时期经济增长较慢而通缩压力较大,市场会更倾向于盈利增长对国内经济依赖较低且议价能力较强的企业
谢啇真谈控通胀、央行数字货币、加密货币监管,以及人工智能给金融业带来的机遇与风险
人身险业在“报行合一”后的渠道佣金水平降低了30%,“降本增效”成绩斐然。不过业内常用“费用漂移”来规避种种限制,对客户利益也有所挤占
补需求缺口,财政政策是关键,而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已具备空间、成本、机制、共识四大基本条件
2024年银行股大涨,更多缘于资金面宽松和“资产荒”之下,低风险偏好资金对于有确定回报的红利类资产的追逐;但银行业仍面临贷款需求疲弱、息差收窄、不良风险反弹等基本面隐忧
公募基金一改连亏两年的颓势,2024年超八成产品赚钱,但持有人的获得感并不明显
支撑着各资产价值的价值观正在剧烈变化,通过社会运动和政策的形式改造着外部环境和市场
证券代表人诉讼制度运转四年多,但目前受制于地方法院消极态度及损失金额难以公平确定,加之案件审理时间漫长,执行难度巨大,投资者保护与震慑违法企业力度仍旧不足
居民并不真的缺钱,缺的是信心;房价和股价能否上涨是居民消费意愿能否提升的关键因素
中国一级市场已经全面进入国资时代,引导基金如何“引导而不主导”,股权投资如何回归科创和投资的本源
除了扩大适用范围,此次还对前期政策作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和完善;但如何引导居民合理有效投资,实现个人养老金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仍待进一步探索
较现实的期望是,住宅销售面积在未来一两年稳定在现有水平,到2030年左右回升到10亿平方米附近
从缺乏有效数据,到难以确定网约车是否属于营运车辆,财险公司在承保新能源车险时百般无奈
“先A后H”上市,正在香港新股市场掀起一股潮流
近期黄金交易转向交易避险和储备属性;急涨一个多月后,未来走势更多受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主要央行增持黄金储备势头等影响
退市、重组还是破产重整,“披星戴帽”已有时日的康得新有着15万股东和众多债权人,博弈仍在持续
特朗普首条对贸易战的发文,主要目标是加拿大和墨西哥,有其现实性、策略性和时间紧迫性三重考虑;预计在精心准备后,很快会转向中国
在监管力推降费让利的大趋势下,惟一仍在逆势增长的费用销售服务费,还能如何压降?
《反洗钱法》修订几易其稿,意在平衡对标国际标准与立足中国国情、反洗钱主体的义务与责任、反洗钱要求与个人信息保护三对辩证关系;后续挑战在于如何真正从“形式合规”转向“风险为本”
将激励相容与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辅以债务手段以跨期调度资源,综合考虑周期状态与发展问题,系统最终能完成结构转型
净息差收窄、资产质量承压,商业银行在减负前行的同时,更加重视提升不良资产清收处置质效
2025年特朗普上任后经济实际呈现怎样的状态,资产就会开始体现其基本面本身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