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最新封面报道|为个人化债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5年02月17日第06期
个人濒临破产,如何在付出必要代价的同时,也得到合理的社会支持与司法救济,而不是一步落入绝境?
2024年7月22日,江苏省海安市一家银行的个人贷款中心工作人员为客户办理个人贷款业务。
 

  文|财新周刊 丁锋 刘冉 张宇哲

  吴青(化名)在山东青岛经营一家小型服装厂,二三十人的规模,主要是设计、生产和销售针对年轻女性的服装。生意还算不错的2019年底时,他决定追加投资扩张产能,向银行借入30万元个人经营贷。不料,很快新冠疫情暴发,服装厂业务量急剧下降,资金链开始吃紧。其间,吴青又向服装厂追加50万元个人信用贷款,包括银行消费贷、信用卡套现以及网贷,期望能渡过难关。

  然而,疫情之后,吴青的服装厂经营状况并未有太大改观,但80万元贷款即将到期,加之此前投入的70万元以房抵押贷款、工人工资支付等压力,吴青的服装厂资金越来越转不动。

[《财新周刊》印刷版,按此优惠订阅全年按此收藏单期,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刘潇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