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新周刊 徐路易
在9月4日至5日于安徽合肥举行的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介绍,中国正在规划实施小行星动能撞击演示任务,以在轨验证行星防御方案的可行性。
按照设想,任务将采取“伴飞+撞击+伴飞”的模式,发射一颗观测器与一颗撞击器。观测器将先行抵近目标小行星,获取其轨道、形貌及物理特性等精细参数;随后,撞击器以高速与其交会并实施动能撞击。撞击前后全过程将通过天地联合方式观测,利用近距离高速成像等手段,对小行星轨道偏移、表面形貌和喷发物变化进行监测与评估。2024年9月,在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中国首次公开提出了规划实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在轨验证任务,并公布了这一动能撞击链式方案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