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舒立观察】“牛刀小试”之后的改革期待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14年第47期 出版日期 2014年12月08日
倘若能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克服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将显著纠正要素价格扭曲、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社会公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12月9日召开。舆论关注的焦点是来年主要经济指标如何设定。在中国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背景下,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整体思路应当是保底不追高,切实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步伐。

  所谓保底,首先要保住就业的底线。受益于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业快速发展,单位GDP对就业人口的吸纳能力明显提高。2014年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就业并不需要过高的经济增速来支撑。保底的另一重含义是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由于房地产市场调整、地方政府债务高企,这一风险不可轻视。因此,明年GDP增速又不宜降幅过大。目前,研究机构纷纷估算2015年GDP增速目标,大体倾向于在今年7.5%左右的基础上,调降至7%左右。这是较为合理而现实的选择,既考虑了保就业和控风险的需要,也为下一步改革留出空间。

  中国经济发展改革到当前阶段,有必要也有条件对GDP等经济指标的作用加以反思。这并非纯然技术性问题,而关乎转变发展方式和完善国家治理。从“十一五”规划起,GDP增长目标已经从此前的约束性指标成为预期性指标。但是,在实际执行中,GDP目标对中央和地方政府仍构成硬约束,甚至成为个别地方和个别部门放缓改革和结构调整的理由。2014年,决策层反复强调经济增长预期定在 “7.5%左右”,高一点、低一点并无大碍,但是,各级政府“唯GDP”的积习却难以撼动。有鉴于此,不少学者建议,“十三五”规划可取消GDP增长目标,而更关注人均收入增长;有前财经高官进而建议,今后,GDP数据不宜由官方统计机构发布,可由独立民间研究机构承担这一职责。决策层自可择善而从。不过,无可争议的是,在中国已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降低对GDP的过度关注,将政策着力点转向促进包容性增长、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多元化目标,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更有裨益。

  [《财新周刊》印刷版,按此优惠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邱祺璞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