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一方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近期经常接到一些失联多年的老友电话,虽然中年将尽,颇为恋旧,可我却一点都欣喜不起来。因为55-65岁年龄段处于恶性肿瘤的高发期,所以电话另一端传来的常常是焦急甚至惊恐的声音,多半是要透过我的关系寻找救命的医生。
特别是在北京,仅三级医院就有一百单八家,名医云集,各怀绝技,一旦家人恶疾缠身,谁不想去会会他们?在如今这一网通天下的信息时代,活动活动拇指,找几位有头衔的名医其实并不难。但是,与某些名医交手之后,整体疗效、就医感受与交往体验往往都不佳。于是费尽心思找上门来,借我服务于医学院校的信息码头与渠道来甄选名家。我深知这年头做医生不易,求生欲望与人生宿命脱节,疗效与就医体验皆不大可能随心所愿。身在其中,岂能信口开河,人后轻率评判高低。就在我迟疑的一瞬间,电话那头总会传来一句牢骚话:“这年头,好医生都到哪里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