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新周刊 杨锦曦
“到了2022年,在境外电商平台随便铺一个货就能大卖的时代过去了。”杭州金淼贸易公司负责人金朝峰对财新说。他的公司主要通过全球最大跨境电商平台亚马逊,向北美市场销售藤编类户外家具。
转折点发生在2021年5月,亚马逊整顿关停了600个品牌、3000个卖家账号,禁止操纵评论、伪造身份、销售非法商品等行为。整治行动持续了五个月,诸多中国卖家损失惨重。紧接着7月,欧盟委员会的电商增值税新规、商品安全新规生效,多举措提高了卖家进入欧洲市场的门槛。到了2022年,意在摆脱平台依赖的电商独立站兴起,但诸多卖家因违反使用规则,被国际贸易支付机构PayPal冻结账户或划扣资金。
这个主持人挺好看,说话也好听
还不是国内的电商平台惯的呗…刷单刷习惯了,还以为全世界都这么玩
这篇文章解释得很全面,目前跨境电商处境确实如此,疫情这几年,20年海外需求大出现短暂春天,后两年欧洲关税和亚马逊封铺直接冲洗一波行业,如今铺货型难以再生存了,精品是大势所趋,但需要资金去投入,这对各大公司谈何容易
海外电商公司的购买主力估计是中国,消费能力强
“合规只是卖家经营中一个很小的环节,但一旦触犯,影响就是致命的。”谭妍称。一句话暴露了国人做生意的心态和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