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专栏|去全球化与中国工业发展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0年第22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6月08日
需防止这次疫情加速以“去中国化”为特征的“去全球化”,并引发中国自身的“去工业化”

  文|陈昌华
  财新专栏作家

  自今年1月大规模暴发后,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和全球经济在短期内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但更值得关注的是雏形方显的中长期影响:一是“去全球化”的走向,这将影响中国工业发展;二是当公共服务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点时,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本文将集中讨论第一个问题。

  关于“去全球化”,我认为疫情可以加速已成形的势头。以2003年“非典”为例,疫情首先在中国内地暴发,但疫情过后中国加入全球产业链的步伐非但没有受阻,反而明显加速,这主要取决于两个层面的因素:一是经济层面,这种产业布局是否合理;二是在社会和国际政治层面,各方(包括政府和个人)是否接受这种布局。从这两点看,“非典”后中国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的主要原因是,劳动成本优势和加入WTO的正面效果。

  参考重要经济数据,推荐查阅财新数据通【CEIC库】

版面编辑:张翔宇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