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vMVGsdiB](https://a.caixin.com/vMVGsdiB)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文|财新周刊 罗国平
3月31日,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前往江苏省张家港市,拜访年届77岁的中国最大民营钢企沙钢集团创始人沈文荣。他此行目的一是赔礼道歉,二是希望沙钢不要起诉自己。
郭广昌自称“压力巨大”。首先,他无力阻止持有南京南钢钢铁联合有限公司(下称“南京钢联”)40%股权的小股东——南钢集团行使优先收购权,后者得到央企中信集团的支持,正紧锣密鼓地推进相关流程;其次,一旦小股东发起优先收购,沙钢与“复星系”于2022年10月初签署的投资框架协议即无法继续。手中有钱,亦有意布局优特钢业务的沙钢,当时迅速拿出80亿元诚意金,此时不甘言退,不配合解质押手中的南京钢联股权,欲通过法律途径夺回南钢并购权。
有些地方自相矛盾啊:前面说新冶钢增资的先先决条件是南钢完成优先权收购交易;后面南钢股份又提到,优先权收购要完成,需要完成增资
写得真好
虽说做法确实不地道,但客观来讲中信增资后行使小股东优先购买权,应该没有法律上的问题吧?我觉得关键在于当初合同里就有小股东优先购买权这一条,是法务或者律师的合同起草问题。
1.一场以市场化、法治化为名的博弈与抉择,注意是为名,实质是什么样?
中信和南京国资做的不地道,滥用“优先购买权”,如果中信已经增资进入小股东南京钢联,再行使优先购买权,那没问题;问题是中信并没有增资进入南京钢联,他实质是“第三方”在竞标了
如果法律可以厚此薄彼,信心何来?毫不动摇维护国企合法权益,毫不动摇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国企现在都这么好混吗
时间线: 2022年10月14日,复星集团与沙钢集团达成协议:复星集团以135.8亿出售南钢集团的60%股权给沙钢集团。预付款高达80亿。 2022年10月25日,沙钢集团进驻复星集团,为期一个月的尽职调查。 2022年12月,受疫情影响,交易审核被延期三周。 2023年1月,恰逢春节,交易审核被延期一周。 2023年2月,沙钢集团收购方案获得上交所、证监会通过。同月17号,南京国资委约谈复星,“两会”期间希望维持稳定,暂缓签约。 2023年3月14日,“两会”结束,复星集团和沙钢集团正式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并通知小股东《优先购买权通知权》,30天为期。 2023年4月1日,南钢集团300名职工代表召开职代会,就是否行使优先购买权、就中信增资控股方案等关键议案进行意向投票,结果是高票通过。 2023年4月2日,复星国际、南钢股份、中信股份三家发出公告,中信股份斥资135.8亿增值控股南航集团,进而对南京钢联行使优先购买权,并最终称为南钢的间接控股股东。 2023年4月3日,沙钢集团收到复星集团的终止收购协议书面通知。 2023年4月4日,复星集团主动退回80亿预付款以及3亿利息。
建议从复星邀请钢企来投标开始梳理时间线
再蹦跶也没用,优先购买权,优先,白纸黑字
粤语这叫“食两家茶礼”,复星总会有被锤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