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周刊》总第1118期
本文来源于《财新周刊》 2024年第32期 出版日期:2024-08-12
封面报道Cover Story
顺差的烦恼
中国贸易顺差不断攀高,是喜是忧?如何应对贸易失衡?

《财新周刊》总第1118期
财新观察Opinion
全球股市巨震的启示
股市震荡本质上是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在起作用,它不应也不会影响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
周五晚7点
{{听!周五晚7点|7月中国经济,有哪些看点?
周刊导播
{{周刊导播|顺差的烦恼、电商黑灰产暗流、人身险重回2.5%时代,各行进入“新常态”
时事Current Affairs
争议约定受贿
文|财新周刊 黄雨馨,张智睿(实习)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约定在其离职后收受财物,但如果因为各种原因离职后并未实际占有相关财物,是否构成受贿或受贿未遂?
商业Business
电商黑灰产暗流
文|财新周刊 包云红
“用户为先”理念被曲解利用,“仅退款”、运费险等电商平台政策被钻漏洞,演进出一条侵占商户利益的黑灰色产业链
高端餐饮下探
文|财新周刊 孙嫣然
人均千元的高端餐饮纷纷降价、关店,进入新一轮收缩
经济Economy
制造业需求重现收缩
文|财新周刊 程思炜
7月制造业生产扩张放缓,需求重现收缩,市场预计未来外需不确定性加大,稳增长政策有望温和加码,推出改革措施以提振信心
专栏|特朗普能否实现弱势美元
文|肯尼斯·罗格夫
强势美元影响了美国劳动力的竞争力,但特朗普及其团队试图削弱美元的措施成本更高
金融Finance
金融化债推进近一年 地方平台非标债务为何置换难
文|财新周刊 丁锋 程思炜
化债从12重点省市推广到全国;非标债务置换也可纳入金融化债之中,但需要按市场化法制化原则满足一定条件
人身险重回2.5%时代
文|财新周刊 吴雨俭
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但并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利差损风险。从长期看,仍然需要通过偿付能力监管等一系列措施“管住后端”,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的退出机制
专栏|谁是央行利率博弈中的赢家?
文|高占军
各国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彼此也经常暗中较劲;在这轮利率博弈中,日本央行加息过急,美联储降息太迟,英格兰银行则刚刚好
开卷First Page
回溯|一周回溯
前瞻|民主党大会为哈里斯造势
文|财新周刊 曾佳(发自美国首都华盛顿)
国风|“应届生”概念能否退出?
文|财新周刊 罗靖瑜(实习),汤涵钰
心智|人生发展谋整体
文|北顾
天眼|孟加拉国之变
图|Kazi Salahuddin Razu/视觉中国
编读|回声
编读|读周刊 看视频
编读|融媒精选
编读|答疑
特别报道Special Report
显影|野马还乡40年
撰稿|财新周刊 康佳
摄影|财新周刊 丁刚
被圈养百年,普氏野马何时才能真正摆脱人类的扶携独力向前?
副刊Supplement
随笔|我的同窗挚友李政道
口述|叶铭汉
整理|张冠生
在西南联大我们成了同班同学。吴大猷教授给他什么题目,他都能做出来。我的叔父叶企孙对他说:我的课你不用上了,看你的书,但实验课你必须上
随笔|李政道获诺奖之后
文|赵天池
自从1962年5月之后,李政道的基本粒子物理研究进入了快车道。在之后的5年时间里,他独自或与同事合作,收获了40余篇论文,远超过前15年的总和
专栏·照护者说|这个世界对谁友好?
文|胡泳
是自甘退缩,过着越来越不接触、越来越孤立的生活,还是致力于重新建立联系?生于斯世,难道我们不想关心任何事情吗?
专栏·媒介化生存|通勤时间的商品化
文丨刘海龙
吊诡的是,随着工作越来越“卷”,通勤时间越长,它的商品价值越大,那些通勤时间技术就会越兴盛
逝者|朱锐:哲学家为什么不惧怕死亡
文|刘畅
朱锐(1968—2024)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