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王竞
作家
今天写的这个题目,我并没有想透彻。吃饭这事本来是不用想的,作为碳基生物,吃就是续航。可我们吃着吃着,就吃出复杂来。
正月初五这天,我在长白山脚下的一座小县城里跟朋友们出去吃饭。餐厅全爆满,好不容易坐进一家烤肉店。烤肉的滚滚浓烟由排风机喷到大街上,呛死路人,店内反倒洁净优雅。朋友都是本地人,无一不是吃肉大户,在冬季漫长的环境里生活,身体需要热量。大家见我的战斗力薄弱,就给我点了一种叫柳根的小鱼,该鱼贵在无法人工养殖,只游弋于冰雪初化、柳条依依的河里。比柳根更贵的是羊宝,点下这道菜,众人都嗨起来,扯着嗓子给我启蒙: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谜底是公羊睾丸。幸好上菜的小哥手忙脚乱,把我们这份送到别桌上去了,我才逃过一劫。
非常好的观察,由小及大。
有机其实并不环保,因为提供有机的食物则需要使用更多的耕地才能达到和非有机同样的产量;更大的耕地面积则意味着更多的碳排放。
干啥要关心别人的批判
社会是如此复杂,吃饭都泛化成了道德!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这就是“吃饱了撑得”!把这些连接吃饭与道德的人放到深山老林里几天没饭吃,可能就不会吃饭挑这个挑那个了。
非常赞同,这些人都忘记了自己小时候吃了多少肉
确实敬佩纯素食主义者的心肠。虽然知道不可能强制所有人都只食素,但我们在饮食上真的应该学会节制自己欲望和所谓的”猎奇心理“。
想到了之前财新跟的那个,一开始丰矿炒作环保概念,结果跌得粉碎的北伏项目了。一边是产业愿景轰然坍塌,一边是日常饮食硝烟弥漫,一句“本意是好的”恐怕撑不起来政治正确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