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最高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总计25条,分别从依法平等对待、引导守法规范经营、严格公正司法、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等多个方面提出一系列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具体举措,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司法之于民营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司法往往也被视为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指导意见》坚持了问题导向。比如,助力民营经济组织拓宽融资渠道,促进解决账款拖欠问题,依法规范金融机构单方面增加发放贷款条件、中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贷款行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司法坚定维护民营经济合法权益,对侵害民营企业切身利益的行为坚决说“不”。《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完善行政诉讼审理制度机制,且在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多个方面作出具体细化的规定。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多年来一直是块“硬骨头”。《指导意见》还明确提及依法纠正涉企冤错案件。加强民营经济保护,需要这些看得见、摸得着、见成效的扎实举措。将上述举措一一落到实处,必然会有力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实施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