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最新财新周刊|险企“长股投”的代价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5年11月03日第42期
对风险机构而言,通过财技寅吃卯粮、美化报表的“长股投”无异于饮鸩止渴
保险公司扎堆投资银行股,大部分是看中了其低估值、高股息的长期投资价值,但也有一些险企运用计入“长期股权投资”这一财务技巧,实现短期迅速美化报表的目的。

  文|财新周刊 吴雨俭

  一段时间以来,保险公司扎堆投资银行股,大部分是看中了其低估值、高股息的稳健投资价值,但也有一些险企运用计入“长期股权投资”(下称“长股投”)这一财务技巧,实现短期迅速美化报表的目的,这一操作尤其受到部分急需提升账面质量的险企欢迎。

  最新的案例是大家保险斥资上百亿元,购入兴业银行(601166.SH)逾3%的股份。

  从会计原理来看,长股投的初衷是以“稳定”为核心,通过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不随股价波动调整公允价值。这与保险资金“长期持有、追求稳健”的投资逻辑颇为契合。不仅如此,按照会计记账规则,保险公司在买入市价低于净资产的股票(以市净率PB<1,即“破净”的银行股为代表)并派驻董事后,便可以立即增厚当期利润和净资产,迅速在账面上实现一笔可观资产,当然这笔资产仅仅是“纸面财富”。

  参考重要经济数据,推荐查阅财新数据通【CEIC库】

版面编辑:肖子何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