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心智|投桃报李为哪般

2022年09月05日第35期
news 原图 插画|董必奇

  文|蓝玲
  安人心智特约作者

  “报”的概念,常见于中国人日常生活,如“报答”“报恩”“报仇”“报应”。汉学大师杨联陞,是最早从社会科学角度研究“报”的,他认为“报”的中心意义是反应或还报,这一观念是中国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也是人与人之间,以至人与超自然之间一种确定的因果关系。

  辅仁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刘兆明,从本土心理学角度对“报”的概念进行了研究。他从两个向度来界定报的意义:一个向度是报的性质,分为工具性、情感性、因果性;另一个向度是报的方向,分为正向、负向。因而形成六种不同的概念:工具性正向是“报答”,负向是“报复”;情感性正向是“报恩”,负向是“报仇”;因果性正向是“善报”,负向是“恶报”。

版面编辑:鲍琦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观察|特朗普经济政策能走多远

显影|罕见病患儿父母直播跳舞 抓住悬浮在流量中的救命稻草

专题|特朗普关税战巨震

最新封面报道之二|中国产业链大考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不实施报复性关税 将与志同道合国家强化伙伴关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