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新周刊 张榆 董兢 刘彩萍
早在1992年就登陆中国资本市场的可转债,今秋炙手可热。
11月13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的林洋转债(113014.SH),上市首日两度熔断。开盘报120.10元,上涨20.10%,临时停牌半小时至10时,复开后再度因涨幅超过30%而触发熔断,停牌至14时55分,收报120.55元,涨幅20.55%。
一个月前,国内首只信用申购的可转债雨虹转债(128016.SZ),网上发行的中签率仅为0.0013%,甚至低于A股打新的中签率。教散户如何提高可转债打新中签率,也成为一些券商的新业务。
供给端,今年以来可转债发行也明显放量。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已发行可转债16只,规模合计539.41亿元。此外,可转债发行预案激增。截至11月15日,沪深两市尚未发行但已通过证监会批准的可转债有8只,拟融资规模300.97亿元;通过发审委批准的可转债预案22只,拟融资389.49亿元;通过国资委批准的有6只,拟融资规模620亿元;通过股东大会的可转债预案有103只,拟募资规模2387亿元;通过公司董事会预案的可转债有77只,拟融资规模1618.3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