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丁丁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本刊学术顾问
为什么一流的知识只能免费?在“知识付费运动”方兴未艾之时,这是一个必须详加论证的主题。
对任何探询有关金钱的智慧的人而言,桑德尔的著名问题“金钱不能买到什么——或市场的道德限度”,直指人心。比它更深刻的,是诺奖得主肯尼思•阿罗1972年的一篇文章《礼物与交换》。
阿罗论证的第一命题是,在商品交换中,只要交易各方关于商品的信息不是完全对称的,商品交换就要求信任或其他美德。阿罗试图分析为什么商品血的质量普遍低于义务献血。然后指出,在市场经济里,美德很难有价格。阿罗问,假如法官判案的惟一标准不是正义而是金钱多寡,那么法律是否还成为法律?类似地,假如诺贝尔奖只颁发给出价最高的人,那么诺贝尔奖是否还有意义?广义而言,美德或心性,遵循大致类同的原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金钱最可能引发最关注金钱的人的兴趣,其次引发不那么关注金钱的人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