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颐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1950年,从德国战场复员回到美国的基辛格经过四年刻苦努力,完成了在哈佛大学的本科学业,毕业论文是《历史的真义:关于施本格勒、汤因比及康德的感想》,删掉两章后还有洋洋洒洒388页,是有史以来哈佛大学大四学生写得最长的一篇论文。为此,学校制定规则,本科毕业论文长度限制在3.5万字以内,约140页。这一规定,被戏称为“基辛格规则”。
中信出版社新近翻译出版的《基辛格:理想主义者》,对基辛格的早期思想,即“理想主义”时代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基辛格是犹太难民,1938年11岁时随家人从德国逃往美国。“二战”爆发,他入伍从军,1944年进入德国战场,亲眼看到了纳粹集中营的惨状。由于会德语,他的职责之一是鉴别纳粹分子,还被任命为接管盟军占领城市的德国官员。他至少有13位亲戚死于集中营,与集中营的幸存者来往更加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