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新浪转发

商业观察:全球化机制下 外企与中国的价值再平衡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19年第38期 出版日期 2019年09月30日
图为位于上海张江的施耐德电气中国研发中心

  [市场企划]

  在全球经济继续增长的诉求下,产业形态革新势在必行。中国产业体量巨大,成为产业革命和公司战略绝佳落地场所。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的历史坐标,中国将如何开启新的征程,备受世界关注。从今年3月的外商投资法草案到本月以“贸易、开放与共享繁荣”为主题的2019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专题研讨会,无不释放着中国新一轮全面开放、高水平开放的强烈信号,来华的外企(以下简称外企)也希望借力获得新一轮发展,这是双方共赢的机会,亦是挑战,双方需要根据全球化下的新价值平衡点,调整合作模式,更要进行模式创新。双方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怎样的阶段,未来将往何处去?

外企在中国的价值再定义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年初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新)成立大会暨中国经济学70年演进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上表示,中国这些年对外开放的政策是相当稳定的。

  稳定的环境让可持续、分阶段的战略成为可能。1988年,壳牌为京津塘公路提供4万吨沥青,意味着外资正式进入公路基建领域。日立抓住了80年代技术及国产化合作的机会,在中国家电普及浪潮中占据重要位置,从而一举树立品牌。壳牌和日立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紧跟中国社会和产业的阶段性趋势。

  而另一些企业的战略则拥有更大的纵深和可持续性。这类企业将本土化作为底层逻辑,从最初的拥抱中国市场,到现在的以人才、研发、技术、产业链以及合作伙伴本土化,在中国实现了快速成长,并与中国协同发展,完成了经济新常态下外企价值的再定义。

  法国企业施耐德电气是其中代表之一,公司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中国研发中心,建立了本土研发团队,一路发展到了今天的“中国原创”,直至把中国创新的技术产品带到全球。施耐德电气中国的最高决策团队也全部是中国人,这背后折射的是充分授权本地团队、培养本土人才。

  在其本土化能力体系中,构建开放朋友圈与合作伙伴协作共赢是最具特色的特征之一。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表示,这样做能得到双赢的结果,不仅可以共同开拓市场,还可以与伙伴一起整合出客户最满意的方案。在搭建合作伙伴体系的过程中,施耐德电气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助力合作伙伴和自己一起发展。比如天津津荣天宇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与施耐德电气合作已有20多年,在施耐德电气助力下已开始进行国际化发展。

  这种与合作伙伴协作共赢的模式也成就了施耐德电气。目前施耐德电气已经将中国发展成为自己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施耐德电气拥有的强大生态圈毫无疑问也会成为其推动自身和用户数字化转型、实现共赢的坚实基础。

  尹正表示施耐德电气将继续加大在华研发投入,计划3年内,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增长50%。这是对整个中国市场的信心,同时也释放出外企在华价值需进行再定义的趋势: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外企需从研发投入、人才培育以及市场生态协作等各方面都深入本土化,与中国共发展,分享、共创更大资源与价值。

新环境 再出发 中外合作显现三大趋势

  近年,中国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引发了外资“撤离中国”的声音。对于这种观点,不少专家和学者都表示了不同看法。

  现任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指出,得益于中国广阔的市场与稳步推进的开放政策,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反而逆市上扬,成为中国经济数据中的亮点;跨国企业普遍看好中国市场,并享受中国市场增长带来的利润贡献,愿意进一步投资中国。

  实际上,随着中国市场的变化和产业升级到来,外企看到了更多机会,但发展路径确实也在变化。

  趋势一是产业结构从低端到高端。近年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使用外资的比例不断增加。

  趋势二是投资研发、建厂高端化。英特尔的本土研发从深圳、上海,再到西部数字化重镇贵阳,拿出尖端能力满足中国的新需求。特斯拉则将第一家海外超级工厂落户上海,直接接驳本土客户需求。施耐德电气将全球研发格局由法国为中心,逐渐演变为中国、美国、法国三个研发中心多极化发展。

  国家战略,需国际视野,经济新常态下,将自身国际视野、资源技术与人才投资等优势转化参与到中国经济建设成为新型外企价值与角色之一,英特尔计划在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领域加大投入,通过先进技术、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资源来促进中国创新人才培养;施耐德电气与全国100多家外国商会、全国和地方的外资协会、行业协会、标准化协会等合作,推动中国营商环境以及技术标准等水平的不断提升;以积极态度参与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等政府顾问会议,为当地经济建设出谋划策等都反映出外企在华的战略布局与角色定位的转变趋势。

全球化下的价值再平衡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是全球化的范例。从经济层面上来说,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教授认为,在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的问题上,前提是合作机制,价格水平是否令双方满意。外企对中国的市场、劳动力、基础设施有需求:这决定了双方合作将是长期的。而中国需要通过合作来联系世界;提高技术水平,尤其在高端制造方面;更重要的是适应全球治理机制,提升自身影响力。同时,中国市场环境也应继续优化,为双方进一步的合作提供空间。香港大学商学院战略与国际商务助理教授汤一诺指出,中国市场在政府简政,专利保护等方面已经做得越来越好,整个市场越来越趋向外企所熟悉的环境。

  其次从国际关系层面看,企业代表的经济往来,是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敲门砖和压舱石。2018年,中法企业家委员会成立,主席单位分别由中国银行与施耐德电气担任。两国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的平台,把握机遇、实现合作。

  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中国迈向产业高端,外企在扩大影响力之时,对于本土化的定义也不应只是局限在市场合作层面,必须在创新技术、渠道资源、合作伙伴等都深入本土化,与中国共发展才有未来。这不仅仅是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外企,外企如何借力中国发展的问题,更是全球化新机制下,价值的重新协商,再平衡乃至商业文化的一次革新。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