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冠疫情忽然反弹。在连续50多天无本地报告新增确诊病例后,6月11日,北京通报一起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至今,这一波疫情中,北京确诊病例已逾170人。6月16日晚,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级别调整至二级,防控举措亦全面升级。作为首都,北京的疫情反弹对全国疫情防控激起了巨大的冲击波。事实证明,新冠疫情防控应着眼持久战。
在人类发现有效防治新冠肺炎的办法之前,与新冠病毒共存,已成为不得已的选择。基于人类对新冠病毒的认识水平与应对手段上的局限,我们理当采取这一实事求是的态度。政府官员、医务人员和大众均应理性地认识到,零病例作为一种追求是值得嘉许的,通过努力也可以无限接近这一目标,却难以完全达到,犹如数学中的极限。当然,与病毒共存,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防控。相反,充分认识到抗疫的长期性,才能做好打持久战的各种准备。随着疫情态势的变化、不同阶段主次矛盾转换,防控策略还需要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在全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之后,防疫策略更须强化精准。防控必须严格,但并非越严厉越好。要警惕一种思维:严不严厉是态度问题,准不准确是方法问题,所以可以宁严不准。应该看到,任何防控措施均需付出社会成本。只有防控策略得当,才能在经济发展与疫情防控之间求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