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随笔|编剧芦苇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2年第46期 出版日期 2022年11月28日
他是个完美主义者,但并不讨喜。不管王全安,还是陈凯歌、张艺谋,电影上映后,他都追着导演总结经验。这种性格在外人看来很有意思,却不一定能被当事人接受

  文|宋朝
  媒体人

  1999年某一天,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31岁的王天兵注意到,大厅里有个形只影单、正在使用检索卡的中国人。他几乎一眼就认出,对方来自中国大陆,于是主动上前攀谈。对于王天兵来说,即使过了20多年,那天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我问他来自哪个城市。他说他是西安的。我也是西安人,算是老乡。他说他是编剧,我一听到‘芦苇’两个字就明白了。”王天兵对我说。

  两人肯定不会想到,一次偶遇,使他们成为忘年交;更不会想到,20多年后他们会合著一套名为《电影编剧有没有秘密》的书。

碰到吴天明是幸运的

  芦苇从小比较偏科,只有美术和语文好,初中因为成绩不及格还留过级。“学习不好的孩子是不会立大志的。”王天兵对朋友的成长史如数家珍。

[《财新周刊》印刷版,按此优惠订阅全年按此收藏单期,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鲍琦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