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文学与时代到底是什么关系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17年第3期 出版日期 2017年01月16日
在一个流动不居的时代里,在价值评估机制和环境不断发生转移的动态过程中,对于一个写作人来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也许更为可取

  文|韩少功
  作家

  我经常觉得自己走上文学这条道是一个意外,甚至是一种误会。小时候,我的语文成绩很烂,考中学时语文差一点不及格。但是我的数学不错,中学一年级就把三年级的数学自学完了。每次数学竞赛,我只要一半的时间就能走出考场,然后拿到高分。我的父母也特别鼓励我在理科方面发展,觉得同文字打交道特别危险,可能会卷入政治的纠纷和斗争,甚至引来杀身之祸。“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他们觉得数理化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我一直以为自己会在理科路上走下去,像我父母期望的那样,将来当一个工程师或者医生。牛皮哄哄的时候,我甚至觉得父母太小看我了,当一个发明家就不行吗?就像我一个朋友,在乡下劳动时,听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了,居然跑到山后大哭一场。人家问他为什么哭,卫星上天不是好事吗?他的回答让大家哭笑不得:人家把头功给抢走了,我今后的路还怎么走!

  [《财新周刊》印刷版,各大机场书店零售;按此优惠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王丽琨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