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新周刊 于海荣
在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带来的经济活动重启效应基本释放之后,中国经济修复进程如何?4月中旬开始,随着3月经济数据陆续公布,市场观点几经摇摆。
4月11日最先公布的3月信贷数据和价格数据呈现相反的走势:3月新增信贷超预期达到近3.9万亿元、新增社会融资总额近5.4万亿元,年初以来持续超出市场预期,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仅0.7%,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低于预期,创2021年10月以来新低,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降幅扩大1.1个百分点至2.5%。2022年以来持续高强度的信贷投放并没有带动价格回升,一时间市场上关于中国经济是否陷入通缩的讨论骤然升温。
研究经济学是要有假设的,比如假设人都是理性的;研究中国经济也是要有假设的,比如假设数据都是真的
记得一本电影里面,主席问邓工打算怎么干,邓工说:实事求是。不过现在好像没人提了
经济预期差,数据强劲。然后由不能说的原因,只能强行解释
建议采访一下那些不在证券公司工作的经济学家,证券公司的人主要研究的是经济增长率与资本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而高校或者一些智库的经济学家研究的才是真正的经济问题。
数据与普通人感觉差距甚远,我觉得一定是数据出了问题。可能出在样本上,可能出在统计方法上,更有可能出在人为干扰项。
最后一句话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山东人是这样的
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来源于数据的真实性,这点真不好说
花旗中国经济增长意外指数达06年以来最高值
很多行业艰难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