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新周刊 安丽敏 张而弛
对华为合作汽车品牌“问界”来说,“金九银十”成色可观。10月7日,问界宣称,新款M7车型上市不到一个月,收获订单超过5万辆。10月13日,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终端”)CEO余承东通过社交媒体“报喜”,新款问界M7订单超过了6万辆。这些客户缴纳了5000元不可退的订金,意味着订单转化为实际销量的概率很高。
问界由华为和赛力斯( 601127.SH )合作打造,此前主要车型是M5和M7。新款M7爆单出乎两家公司意料。余承东专门到工厂督战,宣布额外追加10亿元用于保交付。内部人士告诉财新,赛力斯已向供应商发函要求增加零部件供应,至11月1日,新款M7的产能要从10月初的每天450辆提升至750辆。
说实话,感觉华为要跑通这个商业模式还是很难,这个合作模式不像手机(软件和硬件都是自己统一研发做主),反而是各个诸侯自立,华为充当军师作用,既容易左右互搏,也难以长久...
8月25日上汽集团展示了与OPPO合作开发的智能座舱系统,从功能表现看,与目前的鸿蒙并无本质差异。 OPPO有这样的软件开发能力?我表示怀疑!
这些“界”系列产品都瞄准高端,那不同“界”之间的利益冲突怎么协调?不应该作差异化路线吗?
安徽省合肥市为了引入华为,已经着手为其建设工厂。相关招标文件显示,合肥工厂将于2024年1月建成,年产能为3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
华为,字节这样有巨大国际潜力的民企,很遗憾被牠拖了后腿。
东风小康傍上了一棵大树
新能源汽车行业充分竞争是好事
加强竞争,利好消费者!
事实利润层面,它还没有成为救兵
转为低速增长后,劳动力需求无力扩张,并且在科技进步带动下,工作岗位还会减少,失业率将继续上升,人民收入继续下滑,需求继续下降,陷入恶性循环。
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