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QdQuU12n](https://a.caixin.com/QdQuU12n)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中国汽车产业迎来标志性时刻。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上半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批发、零售渗透率双双超过50%,首次超过燃油车。这是继上年汽车出口超越日本夺冠、自有品牌汽车市占率超过合资品牌两大突破之后的又一个里程碑。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过半,验证的是新能源汽车颠覆传统燃油车长期市场统治地位的市场大势。
汽车领域作为移动终端最大的私人购买市场,本质上是充分竞争领域,这一特征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尤为鲜明。由于新能源汽车早期投资的风险不确定性,大量民营资本进入这一领域,最终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异军突起。这一变局固然离不开政策扶持,但主要是市场竞争的成果。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固态电池即将兴起,液态电池路在何方?尽快收缩转型!
成功跨过电动化、智能化下半场的国内车企,将代表中国新能源向国际市场发起进一步冲击。
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是工程师和企业家们一起干出来的。 市场体制是更能激发大家主动性的体制。 宏观上侃侃而谈不一定清楚。 进入微观,诚实的劳动者个企业家需要的是法治透明公平的环境,有了这些,大家自然会展现自己的能力。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主要精力都是在骗补,大部分都是老头乐级的东西,没有什么像样的产品。特斯拉把产品技术及商业模式跑通后,国内厂商有样学样、快速跟随,再加之政府的各项促进政策,及凭借市场规模优势才迅速做大,甚至有赶超之势。国产新能源车的崛起固然值得欣慰,但也要看到,其与之前其他产业(钢铁、水泥、电解铝、光伏、风电等等)的崛起路线并无二至,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技术瓶颈突破后企业跟随与政府加持合力作用、“复制粘贴”模式下大力出奇迹的结果。这种模式的副作用也显而易见,产能迅速扩大后发展动力能否持续,则既需要政府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引导,也要有企业的创新创造跟进。
扶持电车,直接把油车给砍了。暴力出奇迹。
新能源车企有骗补的,但把骗补当成主流,过分强调特斯拉的作用也是不客观的,纯想象推理,缺乏实证支撑
出口的同时,其实还是要警惕来自其他各方的制裁,现在已经出现眉目了。
方向对了,竞争就是最好的驱动力
政府不要亲自上场,但要监管好,要防止出现汽车界的恒大
油电同税同权再说,除了购置税外,现在电车不用交油费里面近50%的各种税费,其中包括了养路费。还有各地的购车补贴、车牌指标、路权优先等政策,本质上还是扶持。
政府主导 市场辅助 结果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