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封面报道|100%给到科研团队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4年06月10日第23期
中国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3.9%,上海交大试点能否闯出新路?
由AI工具 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 制作
 

  文|财新周刊 徐路易 张而弛 

  102.3万件,是截至2023年底全国科研院校的有效发明专利数。然而,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6.7%,其中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

  成功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已被证明可以诞生卓越的企业,思科和谷歌均是美国斯坦福大学专利转化之后成长起来的巨头。早在1996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就已在中国生效实施,其中明确提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多种措施。但多年来成效不彰。一方面,国家设立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完成的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属于单位,作为成果发明人的高校科研人员只能付费获得使用权,无法取得其他权利,转化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成果属于国有资产,很多学者担心,一旦转化失败或被认为低价转让,会被扣上“国有资产流失”的帽子而深陷麻烦。

  [《财新周刊》印刷版,按此优惠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刘潇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