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周刊》总第1109期
本文来源于《财新周刊》 2024年第23期 出版日期:2024-06-10
封面报道Cover Story
100%给到科研团队
中国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3.9%,上海交大试点能否闯出新路?
《财新周刊》总第1109期
周五晚7点
{{听!周五晚7点|欧盟最重关税为何砸向上汽?
财新观察Opinion
提高审计质量,路在何方?
必须完善资本市场的纠错纠偏机制
周刊导播
{{周刊导播|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保障房拐点、中国出口结构改变,变化中谋求新增长
时事Current Affairs
低龄犯罪之变
文|财新周刊 黄雨馨
十年来,移送审查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数先降后升。犯罪类型更加集中,盗窃罪长期稳居第一,强奸罪近年显著增多。但数据不完全反映真实情况,影响因素多样
民生Society
长期照护夹缝求生
文|财新周刊 许雯 周信达
连续推出的支持政策并未触达供需错配的核心难题,不断增加的失能老人何处养老?
港人北上就医潮
文|财新周刊 文思敏 发自香港,
陈怡莹(实习) 发自北京
不仅是“平靓正”的吸引,亦是大湾区跨境医疗进一步融合的体现
显影|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之困
摄影/撰稿|财新周刊 张芮雪
超1.7亿独生子女为父母养老的共同“大考”初现,从个体、社会到政府都远未做好准备
金融Finance
信托牌照价值何在
文|财新周刊 刘冉
曾是重要收入来源的融资类业务压降;与无牌第三方财富公司的“合作”实则出借通道;创新业务仍处于模式验证阶段,转型还在深水区
专栏|日本缘何推出新一轮减税计划?
文|高占军
包括这次减税在内的刺激政策能否有效缓解家庭因通胀带来的痛苦,实现物价和工资双涨的良性循环,仍需拭目以待
经济Economy
两大行业景气度何以持续上升
文|财新周刊 程思炜
财新中国两大行业PMI指标持续走高的同时, 5月外需边际走弱,经济整体仍呈现需求弱于供给的态势,有待5月起加速落地的财政、房地产政策显效
开卷First Page
回溯|一周回溯
前瞻|意大利主办G7峰会
文|财新周刊 李忆
国风|水稻10万年演化史
文|财新周刊 王克柔
心智|应对职场PUA
文|陈果
天眼|莫迪胜选
图|Adnan Abidi/IC PHOTO
编读|回声
编读|读周刊 看视频
编读|融媒精选
编读|答疑
商业Business
中国出口回暖之辨
文|财新周刊 李蓉茜 冯奕铭 余聪
库存下降、需求回暖,航路不畅、关税增加,正负因子齐振,下半年外贸形势复杂
保障房迎拐点
文|财新周刊 牛牧江曲
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商品房库存高企、保交房挑战严峻,保障性住房的重心从新建转向盘活存量
副刊Supplement
艺术|我在戛纳看电影
文|梵一
中国一些媒体把本届戛纳称为“第六代导演集体出海”。贾樟柯亲口否认了这个说法,“我觉得它是一个巧合,这几年大家生活在共同的集体记忆里,都保持了反应的触觉和速度”
专栏|暮年絮语:养老院沙龙女主人
文|钱理群
研究者曾提出养老院“气氛成本”概念:在衰老对人的心理压力与暗示作用下,特别需要有利于老人生命健康的爱的氛围与环境
专栏|媒介化生存:怎样验证我是我
文|刘海龙
如果人类只被各种流量算法逻辑操纵,行为和思维越来越被程序化和模式化,能够让机器难以模仿之处自然变得越来越少
阅读|看得见的智能,看不见的心灵
文|黄小骑
李飞飞横跨学术界和企业界,她明显感受到二者的价值追求存在差异。“企业的夸夸其谈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或是为了赢得投资,或是为了虚张声势赶走潜在竞争对手
逝者|戴立信:“六十学吹打,七十成院士”
文|财新周刊 黄晏浩
戴立信(1924—2024),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