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专栏|跨越30年的两场专利博弈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5年04月21日第15期
三星的历程并非可复制的破局公式,而是警示中国企业摒弃速胜论,以战略耐心构建“技术研发—专利布局—规则博弈”的螺旋上升体系
资料图:三星DRAM芯片。图:视觉中国

   文|蒋金晗
   知识产权律师

  20世纪80年代,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作为半导体产业的核心产品,正经历从16KB到64KB的技术迭代。彼时,美国企业如英特尔、德州仪器(TI)、摩托罗拉等掌握着16KB DRAM的核心专利,构建了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定价的完整体系。韩国三星与日本日立、NEC、夏普等作为后进者,依托本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与政府产业政策支持,成功量产64KB DRAM——其容量是美国同类产品的4倍,售价仅为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1985年,三星对美DRAM出口额突破10亿美元,同比激增40%,迅速挤占美国企业的市场空间。

[《财新周刊》印刷版,按此优惠订阅全年按此收藏单期,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肖子何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