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严飞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最近和梁鸿老师做了一次对谈,讨论她的新书《要有光》。这是一本关于当下中国那些陷入抑郁、焦虑与深度情绪困境的孩子的非虚构作品。我诚实地告诉她,每次翻开这本书,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孩子们的深深痛苦,那些真切的描写,几度让人落泪,然后又愤怒不已。
为什么会代入愤怒?因为书里描写的那些厌学、逃学的孩子,那些情绪失序、学习崩溃、选择离开学校的瞬间,都承载着深层的家庭创伤:父母的控制、羞辱、情绪忽视、冷暴力,以及难以言说的代际压力。他们本来都是很好的孩子,根本不是在“闹脾气”,而是被困住了,在用自己的身体和情绪,承受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时代的裂缝。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66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