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一方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不知从何时开始,“永不言弃”成为医者施救的道德宣誓与行为逻辑。作为道德宣誓,这无可厚非,它是“救死扶伤”的注脚,但是要作为行为逻辑,则大有商讨的余地。
追溯医学发展史,没有“永不言弃”信念确切的首倡时间。在低技术时代,人们总是感念面对“病入膏肓”回天无力,正如临床医学大师奥斯勒的名言:医学是不确定科学与可能性的艺术。美国医生特鲁多1915年去世时的墓志铭被广泛引用——“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只有在生命替代技术一路狂飙之际,许多危机重重、命悬一线的险境才可能峰回路转,展现出无限的生机。于是,医者才敢以几分“卒子不言退”的悲壮和“英雄莫言愁”的意气,信誓旦旦地对患者、家属,乃至社会承诺“永不言弃”。殊不知,“永不言弃”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道德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