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昌华
瑞信证券中国股票策略主管
20世纪80年代初,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 (Paul Volcker) 成功地在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中驯服了通胀,稳定了宏观经济。在他将利率提高到20%之前的1979年,美国年度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曾高达11.3%。在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主要得益于时任总理朱镕基在上世纪90年代上半期的类似改革。
上世纪70年代之前,货币发行挂钩于黄金储量,央行在货币创造上并没有太大的施展空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通胀就成了货币发行的最大制约。通胀之所以重要,因为生活品价格显而易见,又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基本生存,所以有可能升级为摧毁性的政治压力;多个国家的经济改革和全球化生产又很大程度上扩充了供给侧,这两个变化导致此后全球通胀和利率呈现结构性的下行。总体而言,平稳的利率有助于经济增长,但长期的负面影响也如幽灵影行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