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融资平台化债潮|特稿精选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3年第20期 出版日期 2023年05月22日
短期靠优期限降成本,长期要另找出路
南京江北新区一处楼房建筑和待开发的土地。多位关注地方债的研究人士对财新称,疫情期间财政收入增长放缓、防疫支出增加,叠加房地产调控导致土地出让市场急速降温,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城投、地方国企托市,很容易导致出现新增隐性债务。
 

  文|财新周刊 于海荣 程思炜 张宇哲

  随着中国经济逐渐告别新冠疫情的冲击,一些因疫情而放缓的既定任务再度提上日程。在2023年初以来党和政府相关人事换届后,决策层高度关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防范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就是其中之一。

  从202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始,决策层密集释放出加速化债的信号。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提出,要压实省级政府防范化解隐性债务主体责任,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处置力度,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稳步推进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法定债务合并监管,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财新周刊》印刷版,按此优惠订阅全年按此收藏单期,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刘潇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