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舒立
媒体人
外公胡仲持生于1900年2月25日,今年是他诞辰125周年。
他1968年去世,当时我们还年少,除了亲情,对他所知寥寥。如今人生过半,循着众多史料和遗作才慢慢看清,默默无闻的外公,原来如此勤勉、自律、进取;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经历以及对时代与社会的贡献,至今仍默默滋养我们和大众。
回望外公的一生,他在报业、出版业、翻译事业三向精进,都做出了重大的成就。或许,如今我们姐妹,一个研究文学,一个从事报刊业,并非巧合,而是他的另一种延续。
从乡居手抄到报纸总编
外公的父亲、我的曾外祖父胡庆階(1878—1924)是前清秀才,当地最早的“维新派”文人,家中常订《申报》《时报》等多种报刊。外公与长兄胡愈之从小翻读这些报刊,热衷于做剪报并装订成册,后来萌发了办报的念头。于是,上虞县城惟一的报纸《家庭三日报》诞生了:一张黄草纸,手抄文字,记录家里三日内发生的事,只出版一份;十几期后,改为《家庭杂志》月刊,六七十页,先由胡愈之任主编,弟弟们写稿画插图,后改为胡仲持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