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这种预期驱动的市场中,主题潮流可能层出不穷,但这些都是市场一次次的路径尝试,终局并未可知
随着中概股的新一轮监管规则出台,IPO堵入口、存续公司清出口,中企赴美上市格局或将彻底改变
政策引导加之行业下行,激励机制或发生重大改变,国有金融机构中层落实降薪已是大势所趋
无风险利率已达到一个临界点,使得居民对类存款资产的兴趣逐步下降,更愿意将资金转向股票、房地产等高风险资产
单靠传统的货币金融政策已很难扭转需求不足;现在最需要的可能是一整套可以改变民间投资和长期收入预期的政策组合
伴随低利率周期的持续,人身险业积攒了规模巨大的高成本保单,随之而来的是集中在中小险企的巨额利差损风险
在美国,传统教科书中关于货币政策、货币和通胀之间关系的认识需要修正;为何M2货币乘数续降而M1货币乘数大幅提升,值得进一步探究
亚洲股市经历4月以来的上涨,已届历史高位,能否继续冲顶?
此番对国债、地方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既有增加财政收入的考量,亦有提高债券市场定价效率、引导债券交易行为的深意
收益来源依赖市场流动性的策略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尾部风险巨大
境外RWA发行募资火热,背后是底层资产质量参差、交易架构与定价存疑,以及资金进出境的模糊操作
从全球大周期看,大宗商品很可能将开启新一轮上涨周期
他建议中国实施控债措施辅以对冲性的货币宽松,让经济增速高于债务增速,从而实现“和谐去杠杆”,重新释放私人部门的活力
人民币不断渐变之中,应当如何朝向更加市场化、透明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2025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的行业景气差别较大,复苏的基础需进一步稳固
市场化的“降息”机制首次触发,分红险降幅低于传统险种,险企启动结构化降成本
各类资金在政策指引下涌入A股,抱团高分红股
在各经济体调整能力有限的极端贸易碎片化情景下,损失可能高达全球GDP的7%
政策激励银行逆周期投放普惠贷款,遭遇不良率攀升,以及贷款低利率催生的套利乱象
竞争格局不仅要看体量,还要看处于生态网络中的生态位节点是否重要
针对评级业“内卷”下的泡沫泛滥,此番主要评级公司探路投资者付费模式,期待带来质变
“双宽松”对经济的实际刺激效用有限,反而可能阶段性推高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最终对美股产生负面冲击
金融债权全球追索虽然具备一定法律支撑和理论上的可行性,但实践中仍面临成本高昂等阻力,国外资方的介入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思路
在营业收入还有增长时,财务问题爆雷的机会还不太大;但长远而言,销售增长终归会有慢下来的一天
当通胀和就业两个目标发生冲突时,是维持高利率以对抗通胀,还是下调利率以支持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