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周刊》总第1163期
本文来源于《财新周刊》 2025年第26期 出版日期:2025-07-07
封面报道Cover Story
房企重组再博弈
面临重组高峰,越来越多房企选择全面重整削债
《财新周刊》总第1162期
财新观察Opinion
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为经济社会发展探路冒险,彰显出一股独特而强大的力量
时事Current Affairs
追责一起10人死亡的重大事故
文|财新周刊 覃建行
山东药企违规动火作业致10死12伤,辽宁供应商被指间接导致事故发生,多人受到刑事追诉。事故调查报告能否作为定罪量刑的直接依据?
“不太美丽”的大法案
文|财新周刊 王晶 发自北京,曾佳 发自美国首都华盛顿
特朗普政府行政权力扩张再度试探极限,这项带有鲜明特朗普个人印记的庞大法案,对2026年中期选举和美国经济前景意味着什么
金融Finance
银行如何跨境追债
文|财新周刊 武晓蒙
金融债权全球追索虽然具备一定法律支撑和理论上的可行性,但实践中仍面临成本高昂等阻力,国外资方的介入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思路
专栏|汽车业财务状况值得关注吗?
文|陈昌华
在营业收入还有增长时,财务问题爆雷的机会还不太大;但长远而言,销售增长终归会有慢下来的一天
经济Economy
专栏|人工智能怎样才能带来广泛繁荣?
文|迈克尔·斯宾塞
AI发展应更侧重于增强功能和加强人机协作,而非取代劳动者,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种对AI研究的资助需要为开发者提供相关激励措施
商业Business
金融客涌入二手房市场
文|财新周刊 王婧
二手房如何异化为融资套现工具
“印度制造”蓄势
文|财新周刊 邹晓桐 发自印度新德里
印度试图在此轮全球地缘政治演变、产业链重构的局势中抓住工业化机会,但基础设施、营商环境、政策制度等软硬件瓶颈严重
民生Society
“免费”的血透
文|财新周刊 周信达
一度投资火热的透析业务究竟怎么了
开卷First Page
回溯|一周回溯
前瞻|日本将举行参议院选举
文|财新周刊 罗子琳
国风|证监会启用新Logo
文|财新周刊 全月
心智|与竞争者合作
文|阳志平
天眼|印尼沉船
图|Andur/视觉中国
编读|回声
编读|读周刊 看视频
编读|融媒精选
编读|答疑
编读|编辑更正
环境与科技Environment&Tech
求解“小过重罚”
文|财新周刊 王硕
在环境法典编纂中,如何设计好顶层制度,从而化解环保执法中的“小过重罚”问题,备受执法者与行政相对人关注
副刊Supplement
阅读|自言自语之书:来自英语的杜甫自传
文|西川
艾略特让我们认识到,苦难中的生命是由感受和言辞一寸寸织成,而时代和事件可以退后为生存的背景
专栏|健康不长寿,缩短失能时间
文|钱理群
不管曾经多出名,退出历史舞台后都会被社会遗忘,即使是你的亲人朋友,也不可能天天来看你,周围的人会越来越少。必须对此有精神准备
专栏|狮口求生的角斗士
文|罗新
DT证据的最突出之处,是一具年轻男性骨盆骨骼的创伤,与大型猫科动物的咬痕一致。这一发现提供了罗马时代人兽角斗的首个物理证据
显影|古建筑火了,守庙人老了
摄影/撰稿|董德(特约)
文博热风潮正盛,老一辈守庙人即将退休,爱文物、懂专业、能坚持的年轻从业者尚属寥寥
逝者|蔡澜:我行我素,那曾是他的路
文|谢安冰
蔡澜(1941—2025) 电影人、作家、美食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