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汇率再度达到历史高位,正反馈循环逆转的三个因素陆续出现
中国目前的产业竞争力及利率环境条件皆备
人工智能模型创新很重要,如何把这些新发明在日常商业运作中变现也十分重要;中国的人工智能应用可能会率先出现在工业和农业新一代机器人中
无论美国是否正式退出世界贸易组织,其庞大的、对几乎所有主要贸易伙伴均征收一揽子关税的计划,都冒着将自身排除在全球贸易体系之外的风险
科技创造财富的关键在于链主组织健康的产业生态,并逐步兑现创新、赢得成长空间
M1的回升趋势已经形成,A股的增量资金推动效应也会变得越来越明显
AI这些产业的创新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是好事,但对短期经济的贡献比较有限
就算达成初步协议,也只是阶段性的,新一轮贸易谈判注定将旷日持久
当前的主要矛盾在于清理资产负债表
现在与2022年最大的不同在于,美国经济周期已开始从繁荣转向滞胀,股债双杀持续时间不会太长,最终会演化为股跌债涨
低利率时期经济增长较慢而通缩压力较大,市场会更倾向于盈利增长对国内经济依赖较低且议价能力较强的企业
补需求缺口,财政政策是关键,而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已具备空间、成本、机制、共识四大基本条件
支撑着各资产价值的价值观正在剧烈变化,通过社会运动和政策的形式改造着外部环境和市场
居民并不真的缺钱,缺的是信心;房价和股价能否上涨是居民消费意愿能否提升的关键因素
较现实的期望是,住宅销售面积在未来一两年稳定在现有水平,到2030年左右回升到10亿平方米附近
特朗普首条对贸易战的发文,主要目标是加拿大和墨西哥,有其现实性、策略性和时间紧迫性三重考虑;预计在精心准备后,很快会转向中国
将激励相容与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辅以债务手段以跨期调度资源,综合考虑周期状态与发展问题,系统最终能完成结构转型
2025年特朗普上任后经济实际呈现怎样的状态,资产就会开始体现其基本面本身的趋势
为迎接可能的高关税挑战,中国应储备足够、针对性强的增量刺激和改革措施,并进一步打开财政政策的扩张空间
政策要解决的是当下的主要矛盾;本轮政策更关注降低系统性风险,兜底民生,改善市场长期预期
货币周转不畅是中国经济的痛点,表现为M1增速持续下行;当前市场能否持续上涨,需要观察M1增速能否止跌回升
政策改变的目标应该是,改变财政支出主要由政府花的现状,转向直接交到居民手中,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来提振消费
预期终于被扭转,吸引天量中、外资入市抄底中国资产;下一步须将具体有效措施扎实落地,并确保必要的财政和结构性改革政策及时跟进,以增强可信度和持续性
未来在人民币外汇市场会有内外部资产收益差异驱动的资金流,还会有人民币国际化新秩序带来的资金流
美国降息缓解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未来需要看到上市公司ROE出现回升,人民币才具备坚实的升值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