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唐山钢铁限产陷入三大怪圈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17年第6期 出版日期 2017年02月13日
一年限产多达两个月的唐山,钢铁产量却奇迹般增长6.8%。限产不减产甚至“政府限产、企业增产”的结果是如何产生的?更重要的是,限产能否减排?
对唐山钢铁企业来说,2016 年频繁的限产政策累计时间接近两个月,却出现了“政府限产、企业增产”的怪象。
 

  文|财新周刊 范若虹

  2016年,唐山钢铁企业遭遇了历史上最频繁的限产措施。距离北京仅150公里的河北唐山是一座钢铁城,全中国钢铁产能的10%聚集于此。

  2016年4月到10月,唐山市举办了六次大型国际、国内会议和活动,为了保证活动期间的空气质量,唐山市政府对工业源、扬尘源、机动车尾气等进行了重点控制。其中,涉及钢铁企业的举措,是要求其在所有活动举办期间,总计33天,减少污染物排放50%以上,即钢铁企业暂停一半烧结机生产,以及部分高炉焖炉。

  这还不是全部。2016年11月-12月,京津冀地区发生了七次持续性中到重度雾霾,比2015年同期偏多两次。其中2016年12月16日至21日、12月30日至2017年1月7日的两次雾霾过程,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程度重,唐山启动了空气质量红色预警,唐山钢铁企业的烧结机及部分高炉,在每次预警期间均被要求限产。

  参考重要经济数据,推荐查阅财新数据通【CEIC库】

版面编辑:张柘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