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分级诊疗体系更有助于防控疫情,但现有政策与此背道而驰;改变现状可从三招入手
1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好发于儿童以及青少年。患病孩子需进行严格的控糖,并通过注射胰岛素来保持身体正常机能。除面对疾病本身,一些人还遭受着他人的歧视和排斥。对他们的家长而言,孩子的血糖值就是他们情绪的晴雨表。为控糖所付出的,不仅仅是持续的医疗花费,更有时刻担心血糖值、“如履薄冰”的精神压力。疾病,从来不只是患者一个人的战斗
多国企业争相入局,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产品寥寥无几,火热赛道格局如何变幻?
在“就地过年”的倡议下,2021年春节,全国逾1亿人留在原地过年。其中北京、上海原地留守人员比例最高。记者分别记录了在北京过年、自己筹办“春晚”的家政女工群体;在上海留守、用一顿年夜饭来留住年味的快递员……在不回家的年,他们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赋予这个春节仪式感
一部事关3亿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的法律草案悄然出台
流感疫苗接种率与理想覆盖面相去甚远,无论是企业产能还是消费者需求,一旦快速扩大规模,终端的推广和接种能力都无法匹配
2020年1月1日零时,长江十年禁渔开启,从那一刻起,世代捕鱼为生的长江流域数万渔民不得不离船上岸,另谋生路。这个休止符按得如此急促,所有曾经的生生不息和依依不舍都在拆船的轰鸣声里烟消云散。他们现在还好吗?时隔一年,财新记者又分赴长江重庆段的木洞镇、洞庭湖之滨的岳阳、鄱阳湖畔的湖口屏峰村,记录下他们的艰难重启
病毒深入防控的最薄弱环节
一个最要求开放边界的技术将怎样碰撞一个高度封闭的行业?
一起纠纷背后的中国眼科医疗发展之痛,短期内很难治愈
往年驻足岁末年关时,回望的目光里往往有温情和眷恋。而在2020年的末尾,回望却显得尤为残酷和艰难。新冠阴翳遮蔽了整个2020年,让全世界“宕机”;从年初到年尾,一连串伟大的名字从此黯然静默……2020年的每一页日历,都被忧伤所浸透。疫情未竟,尽管新的一年中我们仍要在口罩下大口喘息,但与此同时,每一双眼睛也都在祈望新的黎明
2014年,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白求恩血液净化中心开业。在此之前,由于医疗资源稀缺,县城及周边的尿毒症患者不得不忍受长途跋涉,往返于百公里外的原平市透析室接受治疗。小县城里的透析中心缓解了基层患者长期以来的透析难题,生存的重担可以短暂放下,辗转坎坷的人生故事在这里汇聚
两年前的学前教育新政提出公办园在园人数达到50%的要求后,后续运转如何持续?依靠涨价,由家庭负担上涨的更多办学成本成为多地共同选择
2016年,财新记者用镜头记录了宁夏西吉县白崖乡的辍学少年们。那时的他们,要么赋闲在家,任凭光阴虚度;要么帮父母务农,就近打打零工。在那之后,少年们离开故乡的土地,四散漂泊,年轻的生命在社会中载沉载浮。2020年年末,财新记者对他们进行回访,记录下被时间改变的少年们
独立血液透析中心进社区为何这么难?
芦苇,在白洋淀上生长了千百年的“铁杆庄稼”,为一方百姓提供了重要的生计来源。可近年来,随着市场供需的变化,打苇编箔的利润连年下跌,“一淀芦苇一淀金”的时代已然不再,那些原本活跃在芦苇荡中、挥动镰刀的苇农和他们的后代纷纷出走,另谋生路
能否复制旧金山湾区经验,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国际科创中心?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日前,财新记者走访了多名50岁以上的老年HIV感染者,记录下他们当下的生活境况。对于他们而言,不但要携带着病毒走完余生,同时还要背负着家庭的不解、社会的排斥、内心的孤独与挣扎⋯⋯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他们的寿命越来越趋近于常人。而相比于活得长,他们更关心的是“活得好”,他们渴望社会的接纳和家庭的关切,渴望着他人的陪伴来驱散孤独
2015年3月31日,内蒙古根河市,轰鸣的电锯伐倒了大兴安岭林区的最后一棵树,也截然分割出两个时代。喧哗鼎沸的63年采伐时期过后,这里重回寂静冷清。时代转场,人事变迁,此间的人们得意或失意,自若或仓皇,惟有那些高拔的林木,在寒冷的纬度,无言地将年轮扩散
接下来的考验在于如何调整医生激励机制
《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已有四年,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几乎按兵不动,早期办学者退出潮袭来,是喜还是忧?
在广袤的中原腹地,秋收时节,田里尽是佝偻苍老的身影。空心化的村庄中,上了年纪的老人几乎成为农田上仅剩的劳动力,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耕作,农田不致荒芜。和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他们,依旧要靠务农所得的不多的收成,撑起余生
危机从何而来,又如何收场?
在中国,避孕责任更多由女性承担。节育不仅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结构的体现
因节育环不良反应而身心饱受折磨的女性打官司讨说法,裁判尺度不一、举证难度大,维权之路异常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