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周刊》总第828期
本文来源于《财新周刊》 2018年第43期 出版日期:2018-11-05
封面报道 Cover Story
【封面报道】汉能不肯改
创始人李河君宣布500亿私有化计划的资金何在?备受争议的商业套路与融资手法为何始终不变?

《财新周刊》总第828期
社论Editorial
怎样给市场以信心
中国股市干预太多,相互冲突、朝令夕改,切勿错诊错判,以为市场失灵,追加不当干预
编辑絮语Editor's Desk
谈判先有道后有术
本期值班主编 王烁
谈判不需要是彼此的压力测试和意志之争
时事Current Affairs
金立群“中考”
文 | 财新特派香港记者 尉奕阳
亚投行行长金立群接受财新记者专访,谈论在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如何继续完善这家多边机构的制度建设,并发挥功用
金融Finance
创造信用难在哪里?
文 | 财新记者 吴红毓然 武晓蒙
当下宽货币紧信用的现象还会持续多久?银行信用投放尤为审慎,是真的出自对经济形势的自主判断,还是对政策不清晰的消极抵抗?市场能否顺利寻找到新的均衡点?
人民币离岸市场再定位
文 | 财新记者 彭骎骎
规模已有所萎缩的人民币离岸市场,还能带动庞大的在岸市场走向开放吗?
险资运用权衡
文 | 财新记者 董兢 吴雨俭
放松一级市场投资、审慎投资二级市场。“救市”大局下,险资如何坚守风险底线?
专栏 | 美股下跌对A股是祸是福?
文 | 徐小庆
如果美股真正进入下行通道,反而能对A股产生“解绑”的效果
商业Business
天然气“以供定需”怎样实现
文 | 财新记者 黄凯茜
在供需“紧平衡”背景下,主管部门与油气企业通过扩大供应、纠偏“煤改气”与调价来寻找权宜之计
民生Finance
“全面两孩”三周年
文| 财新记者 刘登辉 实习记者 黄蕙昭
未来人口增长乏力,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刻不容缓,到了“二次挖掘”人口红利的时候
显影|留学归来
图、文 | 财新记者 丁刚
留学归国找工作的他们四处碰壁,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没有了现实的功利,那留学的意义在哪里?
经济Economy
专栏 | “马歇尔计划”镜鉴
文 | 巴里·艾肯格林
“马歇尔计划”最重要的作用是要求受援国向市场经济迈进,“一带一路”倡议则更可能使中国向更趋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
环境与科技Environment&Tech
AI医疗脱虚向实
文 | 财新记者 于达维
IBM等国际先驱者遭遇挫折,中国的AI医疗创新公司也从人机PK的胜利中清醒过来,希望找到适合其发挥作用的场景痛点
开卷First Page
回溯 | 一周回溯
前瞻 | 马尔代夫新总统就职
文 | 财新记者 田佳玮
国风 | 管控电子烟
文 | 财新记者 马丹萌
心智 | 张五常读书方法为什么好
文 | 李亮
天眼 | 坠江公交 打捞出水
图 | 邹毅、曹峰 视觉中国
编读 | 回声
编读 | 读周刊 看视频
编读 | 财新视听内容精选
编读 | 答疑
特别报道Special Report
新标尺评判中国分析师
文 | 财新记者 刘彩萍
第二届“机构投资者·财新资本市场分析师成就奖”榜单正式出炉,突出本土化、团队化特点
副刊Supplement
随笔 | 钟文的光与岸
文 | 北岛
彼岸与此刻,终有一别。面对病榻上的钟文,我握着他的手,留下惟一的承诺。死亡就像定格,转瞬间,光的河流涌进窗户
专栏 | 听老外医生讲私房话
文 | 王一方
关于看病就医,最好的抉择是告别“白痴型患者”与“智斗型患者”的钟摆律,走出斗气、斗嘴、斗力、斗法的怪圈和医患之间的人性迷局
专栏 | 夹缝人生的救赎
文 | 张钊维
或许,对这样的男人来说,天空才是他们生命最终的救赎,而他们留给家庭的,大概只能是一段传奇与回忆
科学 | 神经科学之父与美丽大脑
文 | 小庄
一个人在科学上越有成就,就越有可能拥有艺术爱好。“一种艺术气质,促使他寻找并爱上事物背后的数字、美感与和谐”
逝者 | 毕生事业在《明报》
文 | 傅国涌
查良镛(1924-2018),武侠小说作家、政论家、《明报》创办人
逝者 | 淡泊求真
文 | 陈建立
陈铁梅(1935-2018),科技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