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灵的心灵犹如一个开放的宇宙,他并没有自我设限,他的自我怀疑能力让他至死都在颠覆自己的想法
让人欣喜的是,百种图书中只有20本没有简体中文译本。即使不能读英文原著,也能在较短时间内欣赏到第一流的文学作品
卡达莱手握文学万花筒,在小小的阿尔巴尼亚里做着大大的文章,他的作品在玻璃碎片和棱镜的光影作用下变化万端,暗藏机锋
做历史研究不能游离于世界之外,做中国史、中西交流史研究更是如此——接纳世界的同时也会被世界接纳
李一诺用自己育儿的经验,以及丰富理论、触类旁通的智慧,重新抵达养育的核心,也展示了究竟什么才是教育的道与术
李飞飞横跨学术界和企业界,她明显感受到二者的价值追求存在差异。“企业的夸夸其谈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或是为了赢得投资,或是为了虚张声势赶走潜在竞争对手
近距离观察宋代士大夫阶层的文艺生活,进而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旁观他们如何待人,如何应世,如何安顿身心,如何面对自己
上世纪末“走出现代文学”之后,文学研究的方向该往何处去?陈平原先生20多年来践行出一条重建“现代中国人文学”之路
积极深刻地认知危机如何策源及发展的机理,才有可能及时化解危机。危机化解得越多,经济社会就在自我纠偏中走得越平稳越健康
两年半间,八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这一“托付之作”。“这是他对自己,对很多故友,乃至对自己所安身立命的中国文化的一个交代”
对支持妇女解放事业这件事,并非所有新文化人士都愿放弃男权社会中的特权,而这种特权只有通过女性的自我牺牲才能维持
《文字奇功》指出梁启超如何通过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来解析诠释各种议题,以中西比较的方法探索中国的独特性,最后归结到“新民”“新国”与“铸造国魂”的现实关怀
作者明辨事史各自属性,见证过个体叙事被消解、掩藏乃至抹杀,拒绝遗忘,保持记忆,并在书写中助其复活
钟叔河的人生彰显了胡适所言“不降志,不辱身,不说时髦话,也不回避危险”,更难得表面少年老成,其实童心未泯,有一颗赤子之心
定居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对植物和动物的驯化,然后又驯化了人类自身
从1861年至1911年,每年选取一个标志性事件,整体再现了晚清改革从起步、向前,乃至反复、失败的历程
基辛格喜欢那些有性格缺陷的历史伟人,自己身上也有梅特涅、俾斯麦式的大局意识和狡黠性格
直到今天仍有许多人因此而无法原谅基辛格和尼克松,认为他们是美国价值观的“可耻叛徒”
关于拉美化,说什么的都有,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民粹。也就是说,拉美化和民粹化是可以画等号的
沙菲克就育儿、教育、医疗、就业和养老等重大社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她把这些想法整体打了个包,叫“新社会契约论”
作家当然可以在任何地方写作,但作家的身份不是一个人的全部。托马斯·曼很清楚,他带不走德国,他失去得太多了,每个人都失去得太多
梁启超拼命消化新的知识和思想,然后天才地将之化约为通俗语言,源源不断地输入旧大陆和东京留学生的头脑中
还没改造的旧城区摩肩接踵,热闹非凡;而改造好的新城区就像被灭霸打了两个响指,鬼都见不到几个。她惊奇地问:“人呢?”
人类社会与蚂蚁社会,借助隐喻和模型实现了彼此的互换和循环。小小蚂蚁,为人类各式各样的乌托邦畅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